
发布时间:2019-08-02 11:50:27
大理石泛碱处理:表面防护原理、表面改性原理、化学反应原理、表面密封原理、磁铁吸附原理、分子筛原理、磁铁与分子筛结合原理、催化剂原理
一、碱的主要成分与来源
(一)泛碱现象:大理石表面出现粉末、大理石表面光泽朦胧、表面出现毛状晶体、接缝和裂纹周边无光泽、大理石表面结块、有机石材接缝腐蚀发白
(二)碱的主要成分及主要来源:
①氢氧化钙Ca(OH)2---来源于水泥成分CaO与水反应
②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物
③草酸钙CaC2O2-----来源于抛光粉草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与碳酸钙反应
④亚硫酸钙、亚硝酸钙与氯化钙混合盐,来源于酸雨中的物质与大理石表面碳酸钙反应。
⑤其它强碱弱酸盐:来源于水泥、沙子等
二、外生碱治理方法
(一)外生碱种类:
1、草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碱性草酸钙盐;
2、亚硫酸钙、亚硝酸钙与氯化钙混合盐,来源于酸雨中的物质与大理石表面碳酸钙反应。
(二)治理方法(表面改性和防护剂原理)
1、草酸钙:减少大理石翻新或保养时用大理石抛光粉,特别不能用高含草酸的大理石抛光粉。
2、酸雨与大理石表面碳酸钙返物的控制方法:
表面改性---用不含蜡质的二氧化硅抛光膏(如正一品100度、106度、108度),将大理石表面改性为二氧化硅表面。因为二氧化硅不容易与酸雨反应(花岗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基本不容易被酸雨腐蚀)。
防护剂原理---另外,可在完成晶面抛光的大理石表面特别是墙面,用防水剂处理,防止空气中的酸雨在石材表面滞留时间过长,造成腐蚀反应生成新的碱性盐。但表面防护剂原理,无法处理石材内生碱。
三、内生碱治理方法
内生碱成因:
①是水泥中的氧化钙和水返生成氢氧化钙Ca(OH)。
②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在水的“拉力”作用下不断上移至石材表面,进一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微溶于水碱性盐)。
(一)封堵理论:
这是个愚蠢的大理石泛碱(返碱)治理构想。其一,草莓视频IOS下载官网APP认为大理石底部的水分是无法通过表面石材密封能堵住的,当石材底部水分吸收能量后,必将顶破密封层,无法达到封堵治返碱的目的;其二,若真能封堵石材水与气交换的气孔,石材将变成瓷砖,价值丢尽---落难凤凰不如鸡。
(二)酸碱中和反应法:
碱,很自然就会想到用酸中和,消耗碱。但是这种酸必须从石材表面进入且不能与大理石主要成分碱性碳酸钙反应,否则大理石就百孔千疮了;若从接缝进入,不能与固化了的水泥反应,否则水泥全溶解了。所以本设想无法实施。
(三)磁铁理论---选择性吸附
磁铁能够吸住铁、镍、钴等金属,对其金属非金属无吸附作用,俗称为吸铁石。
寻找到一种物质,经石材表面或接缝渗入到石材内部或水泥基层,去吸附水泥中的氢氧钙,并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在水蒸发迁移时,氢氧钙被吸附不能移动。迁移出来的水分在石材表面快速蒸发,无残留无吸潮现象,返碱(泛碱)现象就不存在了。
磁铁下的鱼与铁钉
(四)分子筛理论---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通不过
一种通过石材表面和接缝渗入石材内部和水泥基层物质,在石材内部或水泥层形成一张网状的分子筛,筛孔洞大于水分子小于氢氧化钙分子或小于多个水分子与氢氧化钙联合体(因为氢氧化钙分子移动必须由水分子团拉动)。这样水分子能通过,氢氧化钙或其与水分子的聚合体无法通过。从而氢氧化钙无法迁移到石材表面。这样在保持石材透气(水蒸气或水分子)而不泛碱。
分子筛示意照片
蓝色小球为水分子示意;红色为氢氧化钙分子示意;蓝色与红色全体为氢氧化钙迁移必须是在水分子拉动下,其聚合体的体积更大,更难于通过分子筛。
(五)磁铁与分子筛结合原理
这是一张选择性吸附的分子筛,既有选择性吸附氢氧化钙的作用,又具有过滤水分子阻止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和分子聚合体作用。双管齐下治理返碱(泛碱)。1号便是利用这一原理。
(六)触媒(催化剂)理论
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
这是一个能彻底解决问题的理论。若找到一种这样的催化剂,通过石材表面或接缝渗入内部,并在内部能持续促使钙等强碱性离子与水泥中物质反应转化成固定于水泥、石材一部分或无法移动的无机高分子,则泛碱就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根治。
草莓视频IOS下载官网APP的结论:在“催化剂”物质发现之前,若能正确利用1/2号的“磁铁与分子筛结合原理”,正确运用流程与用量,也能基本治理各种情况下的大理石泛碱(返碱)现象。